吐鲁番博物馆,位于市区高昌公路。早上,吃过早餐,我们从白驼青旅徒步过去。博物馆每天免费发放400张门票,散客现场排队领票,凭有效证件每证领取1张门票。参观博物馆时,任何包包,包括摄影包都必须寄存,照相机可以携带进入。
吐鲁番博物馆的馆藏非常丰富,规模仅次于乌鲁木齐博物馆,是新疆第二大博物馆。乌鲁木齐博物馆收藏的西汉到唐代,也就是丝绸之路昌盛1000多年之间的文物,80%以上来自吐鲁番。其中一级文物近百件。
镇墓兽 |
整个展览部分分为吐鲁番地区通史陈列厅,吐鲁番出土文物陈列厅,吐鲁番地区土古尸陈列厅和巨犀化石陈列厅4个部分。
陆地 vs 海上丝绸之路 |
吐鲁番地区出土干尸陈列厅展示11具干尸,从春秋战国时期至清代时期,其中以高昌王国侍卫军首脑人物张宁夫妇的干尸最为引人注目。
全世界出土干尸的地方有两处:埃及和新疆。同为干尸,但实有差别。埃及的木乃伊多保存在金字塔中,为古代法老的尸体,制作时内加防腐剂加纺织品。
新疆的古尸就大不同了。吐鲁番的干尸是由于气候,地理环境等多种自然因素形成的。吐鲁番气候干燥,年最高温度可达摄氏49.6,摄氏40度酷热天年均可达85天。年均降雨量16.4毫米,年均蒸发量2837.8毫米。另外,盆地干燥的沙质土壤,含盐量高,墓葬中有足够的空间,使尸体长期不触土。第三,吐鲁番地下水位底,平均在60米以下,潮气不断上升时,使离地表5米以下的墓穴自然就像巨大的恒温箱一样,保持着适度的环境。第四,地表水,空气,寄生虫很难浸入到5米以下的墓穴,使干尸在腐败前就能自然脱水。
高昌王国侍卫军首脑人物张宁夫妇的干尸。 |
源于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,传入中国后称为沃教或拜火教。根据该教教义,如果把尸体埋入土里,便使土地不洁,乃是一种弥天大罪,因此该教实行天葬。居于中亚的栗特人也信奉沃教,他们的丧葬仪式,是将尸体喂狗,再将残骨收藏进石瓮和土瓮里。
由洋海墓地出土的萨满墓葬,墓主人衣着华丽,随葬有皮篓,铜铃,铜斧,马具,竖琴,大麻等比较罕见的物品 ,体现了作为宗教领袖的萨满在氏族中较高的身份和威望。
吐鲁番地区是新疆最晚接受伊斯兰角的维吾尔族聚居区之一。从10世纪传入喀什,却又经过了500多年的时间才在吐鲁番流行(成吉思汗后裔强制强迫人民放弃佛教,改变信奉伊斯兰教)。 吐鲁番穆斯林的葬俗遵循:土葬,速葬,薄葬。认为真主以土造化了人,最后又复归于土中,入土为安,即为土葬。速葬是指尸不过三日,既三日内必葬。薄葬为既葬从俭,提倡节约,反对浪费。葬不择木,不用棺材,不用任何陪葬物和祭品。殡葬仪式对穆斯林来说,死亡就是结束今世,通向后世的时刻。气绝时,亡人归真,家人闭拢亡者口目,脱衣遮体,顺其四肢,整理容法。由‘买曾’,‘伊麻木’ (宗教职业人员)用白布包裹死者,尸体眼靠右而卧,头北足南,面朝西方,使亡灵干干净净,清清白白地回归真主。
吐鲁番巨犀,生活距今2千4百万年前的渐新世,以树叶和灌木为食。 因气候干燥,草原森林被荒漠取代,最后绝灭。 |
最右手边的是中侏世纪中型肉食恐龙,出土于新疆。 |
写于2013年10月3日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